通行帐号: 密码:免费注册  通行证
会员服务 | 设为首页 |企业建站 |支付中心 | 我的材料市场 |收藏夹 |消息
 
新闻 | 购物大街 | 服装图库 | 服装招商 | 行业精英 | 视 频
论坛 | 纺织市场 | 鞋帽图库 | 鞋帽招商 | 企业黄页 | 博 客
专题 | 供求商机 | 设计家园 | 人才市场 | 商人手册 | 代理商
 
当前位置:纺织市场 > 纺织地毯 > 纺织企业棉花补库在即 后市价格还有上行空间

纺织企业棉花补库在即 后市价格还有上行空间

由于棉花少,扎花厂多,导致“僧多粥少”的局面是客观存在的。这个博弈的双方地位不对等,扎花厂处于劣势。只有在籽棉收购已经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双方的地位才可能会发生转变。

  过去的10月份,整个市场呈现高位震荡,反映的是新疆地区籽棉收购的博弈。10月份高开主要是受国庆期间籽棉收购价格大幅上涨所致。后来籽棉收购价格回落,带动期货市场出现下滑。但是最近籽棉市场出现企稳,同时纺织企业棉花补库在即,后市价格还有上行空间。11月份,棉花价格还将维持一定的热度。首先是因为籽棉收购市场,新疆地区还在难言结束,扎花厂还有抢收的可能性,内地籽棉价格更加难以下行。其次,在竞拍国储后,纺织企业对新棉的采购还没有开始,马上国储棉要用完了,他们也必须去考虑接受新棉。因此,11月份棉价还存在冲高的可能性,建议15000附近可以建立多单,欲在上方放空的投资者建议先暂行等待,或结合自身的棉花成本进行套期保值,锁定利润。

  逻辑可能是这样的:对于农民而言,保存籽棉的成本并不高,而且肯定不愁卖,边卖边看,寻求合适的机会卖出。而扎花厂而言,承包费用较高,必需多收购来摊薄成本,籽棉数量有不多,所以对籽棉的需求是比较旺盛的。扎花厂的主要作法是快进快出,赚取一定的加工利润,通过加快籽棉和皮棉流转,获得收益。但在10月初高价收购籽棉后,发现高成本的皮棉不好销售,快进快销的模式不能持续,所以扎花厂开始收缩收购的进度,甚至暂停收购,导致籽棉价格出现回落。后续的情况推演:籽棉回落后,扎花厂重新入市收购,后市籽棉价格重新上扬。因为对农民而言,他们是有保障的,除非价格达到他们的基本预期或者到了不得不出售的时候,否则他们不会抢着出售籽棉。

  因此,我们看到10月下旬,籽棉价格开始企稳,收购进度依然不快。根据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新疆棉花专业仓储进度表最新统计,截至10月25日0时,累计加工量已达到124.24万吨,累计入库量103.73万吨,相较上年度同期下降1.3%。加工检验方面,截至2016年10月25日,2016棉花年度全国共有779家棉花加工企业按照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加工棉花并进行公证检验,检验量达到4057263包,91.9096万吨,其中新疆698家棉花加工企业,公证检验达3965656包,89.8486万吨;内地81家加工企业,公证检验达91607包,2.0610万吨。

  就新疆地区而言,按照370万吨的产量预期,目前加工量只占34%,籽棉交售量大概为50-60%。因为籽棉交售比例还不算高,因此农民相比扎花厂的议价能力还较强,后期籽棉价格还将上涨。此外,由于兵团在全国棉花供应方面的地位,他们的策略非常关键。前期传出他们制定了14800元/吨的指导价,曾经导致期货市场出现一定跌幅。但实际上,笔者认为这将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因为这实际上意味着,在不发生大的风险的情况下,兵团棉花价格不会低于14800元/吨,是市场兜底价。而且,由于目前纺织业的需求提升,兵团的棉花质量不错,应该会有溢价升水的情况。相对于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而言,这个政策都是支撑,而非压力。

  通过参与抛储市场,纺织企业在9月份补充了大量的棉花库存,就是为了应对目前青黄不接的市场。但到现在,部分纺织企业的棉花库存已经消耗了很多,企业补库的需求逐步显现。加上国庆后,纱线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纺织企业利润增加,对前期高价棉花的接受力加强。目前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估计7-10天之内,纺企拿货将继续上升,届时皮棉价格虽高,估计纺企也只能忍痛下手了。只是大多数纺企采购新疆棉的前提一是需要优质的手摘棉,主要体现在纤维长度、马值、强力上;再者,纺企对机采棉也比较认可,主要是看中了机采棉的一致性较好,而且价格相对较低。前期由于纺织企业不接受棉花价格,导致10月初的上涨被夭折,当纺织企业重新入市后,棉花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已经具备。

  国际市场方面,除中国以外的地区增产明显,消费小幅增加,库存有所累积。USDA报告认为。从全球看,2016/17年度全球期初和期末库存均大幅调减,期初库存下调近200万包,原因是中国2014/15年度和2015/16年度的消费量调增。中国近期轮出超过1200万包储备棉,而且国内价格持续上涨,说明此前低估了中国的纺织用棉需求。全球期末库存预计为8735万包,大大低于上月预测的8981万包。但是从细节来看,所有的好转主要是在于中国因素。国际市场的产量增加160.5万吨,消费增加48万吨,整体库存增加184万吨。而新年度的国内市场,正如我们上面分析的,在抛储前,以及抛储时都会比较宽松,将导致国际市场承压。


来源:

更多阅读

纺织资讯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支付中心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代理加盟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会员服务 | 意见建议 | 不良信息举报 | 留言

晋ICP备08001298号 增值许可证:晋B2-20080011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1401004000043

7*24客服热线:0755-32905944 客服邮箱 任奥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